第173章 与虎谋皮-《回到明末建工业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陆舟将信封打开。
    里边的内容,跟信使所言相差无几。
    就是多了一条信息,哥萨克后边还跟着一支人数若干的俄国正规军。
    果然,往后接连两天的信件里都有提及,哥萨克跟两千土著做为前锋,后边的正规军带有三十多门火炮。
    俄国正规军,在这片地区依然是稀缺的存在。
    但今年在远北受挫,让沙俄把目光放在了南面的土地,是想以此用积攒的力气挽回损失。
    可事实上,这不仅是挽回损失,吃到口的绝对是一块肥肉!
    陆舟的天武城止住了清军,沙俄却看上了这一片地域。
    这一片暂时算做势力真空的漠北,林丹汗死了,建奴也无暇顾及。
    那么总有人想伸出一只手来,判清当前形势的沙俄,像是嗅到肉香的狼,比任何一次入侵都要猛烈。
    凭借着在西伯利亚平原上积攒的底蕴南下扩张。
    就这番规模,足以给土谢图部带来灭顶之灾。
    喀尔喀三部最为弱小的札萨克图汗,岌岌可危。
    要说这是唇亡齿寒,但陆舟更想选择在一旁吃瓜。
    因为在陆舟看来,手握数万精兵的土谢图汗,不会在一个冬天内就彻底被击垮。
    击垮了也灭之不绝。
    数万精兵的后边,还有数十万的臣民。
    这些臣民,哪怕不能像西伯利亚汗国一样,抗争数十年。
    可抵抗的韧性绝对有。
    谁也不能说,仅靠武力,就能一朝归拢统治。
    当然,声望遍及大半个草原的陆舟,对这方面有很大优势。
    要是这时出兵定然众望所归。
    但是陆舟没有做草原救世主的打算,他给部众的命令是坚守领土。
    之所以这么做,是因为有更大的野心,越是动乱就越利于以后的扩张。
    冷血一点的说,领土之外的人,死多死少一些,跟陆舟有多大关系呢?
    要是这时候出兵,赶走了罗刹人,草原上的牧民们顶多是对陆舟有一个好印象,紧接着歌颂起他们的大汗来。
    而陆舟一点也不需要好印象的虚名。
    相对于一个环境稳定的邻居,陆舟更希望看到一个动乱的国度。
    在没有培养出下一批汉人,能有足够多的移民统御领土之前,出兵的意义不大。
    陆舟能借沙俄的军事行动,动摇像土谢图汗这类人的统治根基。
    但当然的,陆舟的各处城池堡垒,会给受到战乱逃亡的汉人奴隶,永远敞开大门。
    这个时候的天月城,就像是一片静土,平静着看待外边这一切。
    沙俄的部队似乎也很有默契,对陆舟的领土秋毫不犯。
    所以在往后的几日时间里,除了探子汇报来的战况,还有许多来自草原各部的求援信。
    其中以达木的信件最多。
    “啊,美丽的库伦城......”
    身处幕后的陆舟感叹。
    手里这封信送过来时,沙俄部队就抵达了库伦城下。
    那么现在的情况,肯定是不容乐观。
    这个时节,身处局外的天月军,天平往何处倾斜,就显得更为重要。
    所以这个时候,狄安娜又来了,带着满车的银币。
    狄安娜对上一次交易十分满意,从陆舟手里换来的毛皮能让她获取更多利益。
    但唯一的缺点,是眼前这个男人不喜欢以物易物,只要金银。
    狄安娜不能像对待草原部落一样,用简易的火器,获得大量的皮毛。
    “漠北草原上的战争开始了,很庆幸你的人选择观望。
    这样我们的交易就能顺利进行。”
    狄安娜特意在寒冬来到远北。
    陆舟注意到,狄安娜的马车已经换成四个轮子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