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9章-《五胡之血时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个时候,荀崧却是才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杜曾在信中说,荆州的王敦已经另外派了一人前往襄城,要去接替他担任襄城太守!”

    “王敦派人担任襄城太守?”

    “王敦乃是荆州刺史,如何能管的了豫州的事情!”

    “对啊,就算他琅琊王氏权势大,可也管不到我们颍川荀氏头上!”

    一众荀氏子弟皆是恼怒异常。

    颍川荀氏与琅琊王氏素来交好,但是荆州刺史王敦此举却是无异于打脸了。

    “杜曾本就是乱党之余,到了襄城郡后,又是广招旧部,把荆州许多亡命之徒都是聚集到了襄城,其中少不得许多王敦想要的人,这才招致如此祸事!”

    荀崧对于杜曾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杜曾肯定是要留守兵力抗拒王敦了!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原因后,荀氏众人也都不再那么埋怨杜曾了。

    “这个可恶的王敦,原本不肯发兵解围也就算了,如今颍川被胡虏重围,他却还要与杜曾过不去,这不明摆着就是要逼死我们嘛!”一名荀氏子弟气愤的说道。

    在此之前,荀崧曾经派人去往荆州,想要在胡虏进犯的时候,让荆州的王敦引兵北上,好呼应解围。

    但是,这一请求,却遭到了荆州刺史王敦的断然拒绝。

    至于理由,不过是荆州境内不靖,有心无力罢了。

    “那这襄城杜曾也无法来援的话,这可就是没有援兵啦。”另外一名荀氏子弟担忧的说道。

    此话一出,所有人都是齐齐黯然。

    别看这些匈奴胡虏无法攻破许昌等大城,但是外围的一些坞堡却是一个个陆续沦陷,不是被攻陷,就是迫于压力投降。

    再这样下去,等到胡虏稍稍搜刮一些人力的时候,说不定就要发兵攻城了。

    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,困守孤城的结局都是死路一条。

    “兄长之前不过给建康的天子上奏了嘛,天子的命令让王敦出兵,他难道还敢拒绝嘛?”

    一名年轻的荀氏子弟说道。

    他的话立刻引来的大家的一直摇头。

    “建康的天子连建康城都管不了,如何能管的了荆州的王敦1”

    “恐怕天子能管得到人,也就只有我们这些无粮无饷的可怜之人了!”

    荀氏众人又是一阵吐槽。

    荀崧也是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江东毕竟远隔千里,就算天子说话管用,这一来一回,光是在路上的时间,恐怕也是全都耽误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荀崧这么,那名年轻的荀氏子弟大为疑惑。

    “那既然如此,兄长为何还要写那封求援信呢?”

    “而且,一写还是数封!”

    所有人都是知道,荀崧可不仅仅是给皇帝司马睿写信求援,连在淮南的皇太子司马绍、录尚书事王导等人都是写了同样的信。

    “这些信,既是求援信,又是诀别之辞!”

    荀崧语气低沉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诀别之辞?”那名年轻的荀氏子弟立刻就是一惊。

    “颍川之敌,唯有王敦可是帮忙解围!”

    “可是王敦一来不愿,二来不想,我就只能把这一切先公之于众!”

    “等到将来颍川事有巨变的时候,不管是江东众人也好,还是颍川士民也罢,也都怨不得我们颍川荀氏头上。”

    “兄长此话何意?”

    听到荀崧的话后,一些荀氏子弟都是好奇心大起。

    荀崧见状,脸上是一点都不着急,他缓缓的继续说道。

    “等到颍川危急的时候,真正能解围的人,恐怕还得是东面的汉军。”

    “汉军!?”

    “汉军?”

    众人对于这个说法都非常认同的。

    毕竟,豫州的汉军可是比荆州要近的多。

    “可是,你们想过没有,这汉军可能帮我们解围一次,两次,将来一旦有变故,要是没有了这些汉军,我们该如何自处?”荀崧又是一句追问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立刻就让众人感到焦虑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们都知道,在青州汉国任职的颍川荀邃兄弟不久之前写信给荀崧,把其中的一些秘闻都是告诉给了他们。

    这些青州汉军恐怕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,一个个都是调兵遣将,极有可能将来对颍川郡下手。

    “青州汉军势力强盛,要是与之为敌,这颍川覆灭之时不远矣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