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5章 草芥与寇仇-中-《五胡之血时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不如我与荀公一起,前往抚慰将士官吏,以安城中军民人心,如何?”

    刘预一脸真诚的看着荀藩。

    “只要能安定士民,助大将军铲除奸邪,藩岂敢推辞。”

    荀藩一边说着,一边向身后的子侄们一摆手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们且随我一起,再传左右相邻与我一同前来。”

    刘预一看荀藩这等做派,很是高兴。

    荀藩是司空,他的相邻自然都是追随他一同来卢子的门生故吏,要不就是亲朋乡里,反正都是在行台中担任官职的士人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刘预就可以拉着荀藩一来,只要在行台百官聚集的南城巡视一番,令各家行台官员知道,司空荀藩已经和大将军刘预“同流合污”,那就已经足够了。

    然后,大将军刘预和司空荀藩并辔而行,沿途的各家官员,见到此景无不暗暗惊奇。

    虽然不知道城中突然起来的吵闹喧哗和纵火是什么情况,但是只要看到刘预和荀藩还能一同巡视,那就说明局势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。

    许多人也就暂时稍稍松懈了下来。

    那些所谓的声音,恐怕又是刘预和荀藩二人一起,谋划的什么铲除异己的阴谋吧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类似的阴谋,这些颠沛流离的行台官员,在洛阳的时候早已经见识惯了。

    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紧闭门户,各安天命罢了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一些大嗓门的青州士兵也开始沿着街道高喊起来,无非也就是一些令各家“自守门户”,“不要擅自出门”,“谨备盗匪”之类的。

    这时候,清晨的雾气已经是消散了一些。

    刘预和司空荀藩并辔而行到此时,身后的队伍中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行台官员跟随。

    这些人都是荀氏子弟们召集而来的。

    目的当然是显示荀氏对于刘预配合的态度,另一个方面也是显示荀氏一族在行台中的实力。

    经过一连串的青州军将的回报,这些紧随其后的行台官员们,都已经猜到了大致情形。

    相熟的人之间已经开始窃窃私语,交换着猜测。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这可是要变天啊!”一名来的匆忙,只穿着袍服却未戴冠的郎官小声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此话何意?”旁边的人同样小声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你没听到吗,那些被青州兵捉拿的人,都是太子府的属官,这是何意,岂不是明摆着吗!?”

    “啊!?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的另一个官员立刻惊讶的张大了嘴巴。

    “这岂不是说,大将军和司空要对皇太子不利?”

    “不好说啊,不过此时看来,多半应该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这些官员说起来的时候,虽然惊讶,但是并没太多骇然,完全是因为此前诸王之乱的缘故。

    想及当时,不仅皇太子、皇太弟轮番换个不停,就连皇后也是几废几立,甚至于就连先皇帝惠帝都被废过。

    如今的情况下,皇太子司马端可谓是寄人篱下,要是被大将军和司空联手废掉,也完全是有可能的。

    “皇太子一向沉稳好学,不应该啊?!”那名官员小声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哼,未必,未必啊。”

    “说不定,也可能是司空想要废太子,改立司马业为太子,因为司马业是荀氏之甥。”

    “断无此种可能,秦王业远在长安,刘预怎么会舍近求远,废此立彼呢,更何况,长安的南阳王也是强势,就算是立了秦王业为皇太子,那也是南阳王独揽大权,司空可是一点好处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那说来说去,肯定是刘预要对太子不利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猜多半如此,不过,此事关系我等身家性命,万不可随意出头,一切都以司空为范的好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,不错,这一次,不管是废太子也好,还是其它的也罢,我等都依然以司空为榜样。”

    =·=·==·=·=·

    卢子城,临时的太子府内。

    在匆匆换了一条衣服后,太子詹事何雍的身上依旧散发着阵阵的“清香”。

    只不过,已经完全陷入慌乱的司马端,此时已经完全察觉不到这些了。

    “怎么办,怎么办!”

    皇太子司马端这时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,来来回回的走动着。

    就在刚刚,大将军府牙门督赵昆来到府外,说要接皇太子去衙中躲避奸人起事。
    第(2/3)页